摘 要
天线阵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空间资源利用技术,使通信资源的利用不再局限于时域、频域和码域,而是拓展到了空间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天线阵列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改善系统的通信质量,增大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提供高数据率传输服务等。天线阵列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分析了GSM移动通信系统和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来增加容量的机理,讨论了这两种体制下的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来增加容量的不同效果,给出了这两种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来增加系统容量的计算实例。
对于频分双工(FDD)通信系统,由于上、下行信道的非对称性,上行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加权矢量不能直接用于下行波束形成。本文研究了基于DOA下的下行波束形成。借鉴最大信号接收准则下的上行波束形成,提出了最大信号发射准则下的下行波束形成。针对下行选择性多波束形成旁瓣电平大的缺点,给出了一种波束优化方法。此外,我们对不同拓扑结构的天线阵列在下行波束形成中的适用性和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智能天线的上行自适应波束形成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CMA盲自适应阵列的上行波束形成。针对CMA阵列的抗多径能力与干扰信号的空间隔离度有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初始化方法来对恒模算法的捕获行为进行控制。其次分析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扩,然后再用一窄带滤波器来抑制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这样就可以把恒模算法用于CDMA系统中,解决了CDMA系统由于实施功率控制不能直接使用CMA的问题。最后研究了基于参考信号的CDMA系统自适应上行波束形成。针对传统的CDMA系统自适应波束形成,提出对信号解扩后再进行波束形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放宽了计算加权矢量的时间要求,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它还解决了用导频符号作参考信号时,得到的维纳解不是业务信号最优解的问题;解决了加权矢量对导频信号功率敏感的问题。在该波束形成方法下,由于导频信号占用系统资源而引起的系统容量下降以及两种参考信号下的系统性能,本文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本文最后研究了MIMO技术在HSDPA中的应用。针对HSDPA中的两种MIMO技术,即多码复用和空时发送分集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接收机结构。对于多码复用下的MIMO系统,给出了V-BLAST检测器的两种算法流程,并比较研究了这两种算法下的系统性能。对于STTD下的MIMO系统,推导出了最佳解码算法;详细讨论了系统的SNR性能;推导出了系统平均误码率表达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文章最后